成功
大蒜紫斑病的防治技術

  (1)癥狀特點 苗高10~15厘米開始發(fā)病,生育后期危害最甚。發(fā)病多始于葉尖,幾天后蔓延至下部,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點,中央微紫色,擴大后呈黃褐色紡錘形或橢圓形病斑,濕度大時,病部產出黑色霉狀物,病斑多具同心輪紋,易從病部折斷。借氣流或雨水傳播。發(fā)病適溫25℃~27℃,低于12℃不發(fā)病,一般溫暖、多雨或多濕夏季發(fā)病重。可在蔥蒜作物上碾轉傳播危害。

  (2)防治方法

  ①施足基肥,加強田間管理,防止?jié)n水,增強寄主抗病力。

 ?、趯嵭?年以上輪作。

 ?、圻x用無病蒜籽,或用40℃~45℃溫水浸1.5小時消毒。

 ?、馨l(fā)病初期,噴灑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~600倍液,或64%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、58%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、50%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,隔7~10天輪流用藥一次,連續(xù)防治3~4次,均有較好效果。此外,噴灑0.003%的2%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。

 ?、葸m時收獲,降低溫度和水分,低溫貯藏可防止病害繼續(xù)蔓延。注意采前7~10天停止噴藥。

免責聲明

1.凡是文章底部注明文章來源的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或網絡。文章中闡述的觀點及立場不代表國際大蒜貿易網的觀點及立場。如果文章涉及侵犯版權,請聯(lián)系國際大蒜貿易網客服0537-3163971進行刪除;

2.國際大蒜貿易網發(fā)布的價格、行情、數據等信息僅作為交流參考,不可作為您存儲、購銷、投資等決策的直接依據。國際大蒜貿易網不對您由此產生的虧損負責。
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聯(lián)系客服
進入專欄最新種植文章
進入 種植 頻道
國際大蒜貿易網全新上線,VIP會員六折起,前10位升級的會員每人另外贈送價值450元《大蒜走勢圖紙》一張,點此查看活動詳情!